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2025年第八届全国天麻会议暨首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在罗田召开


    【发布日期】:2025-11-11
    【核心提示】:11 月 7—9 日,2025 第八届全国天麻会议暨首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在湖北罗田召开。大会发布 5 项天麻茯苓团体标准,认证“品质中药”,揭牌“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工作基地”“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罗田中医药创新基地”等 6 大平台,现场完成 13 项战略与供需签约,并公布林下仿野生天麻亩产 4608 kg 最新测产数据,为全国天麻产业科技升级、标准建立和全链协同提供“罗田方案”。

    11月7—9日,2025年第八届全国天麻会议暨首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在天麻主产区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 “天麻茯苓之乡,罗田康养天堂” 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投各界参会代表500余人,共同探讨天麻及道地药材产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湖北时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士林,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大宁,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蔡志文,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湖北时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松林,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湖北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向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陈革,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安顺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锦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陈刚,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贡勇斌,嘉道资本合伙人梁增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社长范吉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顺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孙志蓉,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大会,中国菌物学会天麻分会会长张光文,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总经理姚琴,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朱国胜,罗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顾问郭汉玖,黄冈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斌,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等重要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主持。

    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

    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致欢迎辞。她指出,罗田地处大别山腹地,生态优良,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生态功能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其中天麻以其个头饱满、天麻素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而著称。近年来,罗田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资源优势,推动天麻产业体系化发展。通过注册印尼商标、制定省级标准、建设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从菌种加工、良种繁育到规模种植与市场输出的天麻全产业链。目前,罗田已成为全国天麻重要产区,年产量达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郝爱芳表示,本次全国天麻大会在罗田召开,既是对既往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鞭策。罗田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力。

    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指出,天麻作为具有千年药用历史的中药材,自2023年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以来,正迎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郭良栋强调,产业持续发展需夯实基础环节。在品种选育方面,应结合功能需求和地域环境差异,筛选培育适应性更强的专用品种。同时,要建立规范的菌种生产标准体系,从源头保障天麻质量。面对天麻作为药食同源产品的市场机遇,郭良栋认为,推动天麻食品研发、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是当前重要课题。他提出,需加强产品创新,开发多样化天麻食品体系,并开展科普宣传,让公众科学认知、正确食用天麻,为产业奠定市场基础。在贸易拓展方面,他认为,天麻应积极开拓欧美等国际市场,打造外向型产业格局。最后,郭良栋呼吁加强天麻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依托罗田大别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塑造地道品质形象。他希望罗田能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天麻等道地药材集散中心,为地方发展与全国食药用菌产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

    黄冈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斌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也将中医药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进入动能加速释放的新阶段。黄冈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底蕴深厚,历史上涌现出李时珍、万密斋等200余位历史名医。这里资源禀赋独特,拥有中药材1186种,其中“十大楚药”黄冈占五席。全市中药材种植规模与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居全省前列,全产业链产值约占全省四分之一。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罗田作为全省中医药重点产区,被确定为天麻茯苓主产县。市委、市政府将支持罗田打造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医药产业高地。赵斌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从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标准引领,构建天麻等道地药材标准体系,推广GAP种植等绿色模式;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品种选育、生态种植与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坚持品牌赋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道地药材品牌,提升黄冈中医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强调,黄冈中医药资源丰富,基础扎实,前景广阔,诚挚期待与各界携手,共同谱写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黄冈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斌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蔡志文在讲话中表示,湖北作为炎帝、神农和医圣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达4457种,位居全国第五,拥有46个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重要的道地药材主产区。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链条持续完善。目前已形成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五大优势产区,成功创建蕲春蕲艾和罗田中药材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着力推动药材、药企、药用、药市、药研“五药”协同发展,聚力打造“十大楚药”品牌,其中蕲艾品牌价值达142.58亿元,位居全国中药材地标品牌之首。预计今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550万亩,综合产值近千亿元。他指出,罗田作为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县,天麻、茯苓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5,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希望罗田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落实振兴湖北道地药材三年行动计划,将中药材产业发展融入全省“十五五”农业发展规划大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三产融合,为全省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蔡志文

    大会不仅是交流平台,更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系列奠定行业未来的关键成果在会上进行发布。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总经理姚琴就品质中药予以发布并授牌,天麻、茯苓被认证为品质中药材。罗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涂旭奇、黄冈金贵中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黎明接牌。该认证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质量评价与持续的改进机制,引领道地药材产业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总经理姚琴

    品质中药授牌

    《罗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罗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种植》《罗田天麻趁鲜加工技术规程》《九资河茯苓趁鲜加工技术规程》《九资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等五项团体标准也在会上发布,为天麻茯苓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鲁曦进行标准发布

    天麻茯苓团体标准

    随后,天麻新技术应用成果发布。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测产组组长涂军明公布测产结果:薄刀锋基地林下天麻防野生种植新技术,亩产鲜天麻达到4608kg。该数据标志着充分展示了该技术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高产的巨大潜力。

    天麻新技术应用成果发布

    为推动产业提供坚实支撑,多项重要的平台与基地在揭授牌仪式上相继落地。罗田县成立“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工作基地”,中国菌物学会郭良栋理事长为罗田县授牌,罗田县委副书记张志刚接牌。

    “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工作基地”授牌

    罗田县委委员、副县长姜焕勇、嘉道资本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岗福、罗田县国投集团董事长杨天平共同为“湖北万密斋中医药大健康有限公司”揭牌,产业要腾飞,企业是龙头。龙头企业的启动,将引领罗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迈向新高地。

    “湖北万密斋中医药大健康有限公司”揭牌

    “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罗田中医药创新基地”正式授牌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陈刚代表医院为罗田县授牌,罗田县副县长闫常接牌。该基地将推动顶尖临床科研资源与罗田道地产区优势深度融合。

    “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罗田中医药创新基地”授牌

    现场举行了多轮战略签约,罗田县人民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达成合作框架;另有12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分两轮完成了供需合作签约,展现了天麻产业蓬勃的商业活力与协同效应。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陈士林院士作了题为“品质中药”的大会特邀主旨报告。立足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前沿,以系统思维和实证研究为支撑,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创新视野。他的报告既彰显了科学精神的严谨性,又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担当,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顺星作了题为“乌天麻食药用品质特征与分子特性研究”的报告。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刘大会作了题为我国天麻产区变迁及栽培模式创新的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作了题为“医圣万密斋文化品牌赋能产业发展”的报告。

    同日下午,参会代表前往日薄刀峰林场天麻种植基地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参观,切身感受罗田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成就,了解罗田通过全链条布局、多业态融合的“种药兴产、以药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天麻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孙志蓉教授、王绍柏教授、陈琛教授、朱国胜研究员 、申开泽副教授、赵霞研究员、李媛媛副研究员、杨盼盼博士八位专家学者,围绕天麻种质资源、栽培技术、药理作用与产品开发等关键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进展,为推动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与创新思路。张光文总经理、张升明总经理、贺祖海技术总监、吴大炜总经理、马欣董事长等五位企业代表的报告内容覆盖了从产业分析、种源控制、栽培方式等关键环节,为推动天麻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实施路径。

    本次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罗田县人民政府、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易菇网承办,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湖北时珍实验室、湖北万密斋中医药大健康有限公司、罗田县中药材协会协办,得到了楚天药材网、《食药用菌》、宜昌鸿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裕山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绿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庆瑞丰食药用菌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春森菌业有限公司、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德胜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菇友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罗田是闻名全国的天麻之乡、茯苓之乡、天麻品牌价值30.19亿、九资河茯苓品牌价值46.3亿、万密斋品牌价值52.16亿。茯苓、天麻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五分之一。近年来,罗田县紧紧围 绕大健康产业,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 把天麻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突破口。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 构建起一条涵盖“菌种加工+良种繁育+规模种植+产业输出”的全产业链,让小小的天麻发展成为大产业。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天麻产业的科技创新、标准建设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实践路径,必将对推动全国天麻产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产生深远影响。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