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罗田天麻、九资河茯苓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为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树立“罗田标尺”


    【发布日期】:2025-11-18
    【核心提示】:2025年11月,在第八届全国天麻会议暨首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大会上,湖北省标准化学会一次性发布《罗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系列3项、《九资河茯苓种植/趁鲜加工技术规程》2项共5项团体标准,并于11月29日正式实施。新规贯通“菌种—种植—趁鲜加工”全链条,设定产地环境、关键指标、追溯体系等刚性要求,为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向标准化、高端化、品牌化奠定技术基石,助力大别山乡村振兴。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第八届全国天麻会议暨首届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大会上,《罗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 菌种》《罗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 种植》《罗田天麻趁鲜加工技术规程》《九资河茯苓趁鲜加工技术规程》《九资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等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由湖北省标准化学会批准,将于2025年11月29日起实施,标志着罗田天麻、九资河茯苓产业迈入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

    发布仪式由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鲁曦现场宣读。本次发布的5项标准,覆盖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通过严格限定产地范围与生态环境,细化两菌生产与种植管理流程,规范趁鲜加工工艺,建立从生产记录到产品追溯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天麻茯苓产业从“产得出”向“产得优”“卖得好”转变。既让生产者有章可循,也让消费者放心信赖,全面提升罗田天麻、九资河茯苓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发布的五项团体标准,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从菌种繁育、种植环境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趁鲜加工等多个产业链上的环节。特别明确了天麻素浸出物等关键指标,推动传统种植方式向标准化的现代产业模式转变。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十大楚药”代表,罗田天麻与九资河茯苓通过此次标准发布,进一步夯实了品牌发展的技术根基,为拓展高端市场、提升产品议价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团体标准的实施,是罗田县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将有效构建标准引领、品质提升、品牌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循环,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也能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集聚,为大别山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产业动力。

    此次标准的发布,被视为罗田乃至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该地区药材产业正式步入有标可依、寻标而行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