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菇”才露尖尖角


    【发布日期】:2025-07-29  【来源】:记者/尹二荣  【作者】:株洲日报全媒体
    【核心提示】:7月,湖南株洲炎陵县下村乡酃峰村依托1400米高山冷凉气候,在半山腰试种红松茸获得成功,每日产出二三十公斤仍供不应求;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已培训76户村民种植,预计8月日产达300公斤,借助避暑游客流量,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引流利器”和增收渠道。

    时下高温酷暑,久居都市的人们纷纷休假避暑。前来炎陵县下村乡酃峰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惬意地享受高山带来的凉意。细心的游客用餐时还会惊喜地发现,今年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美味佳肴,那就是新鲜上市的红松茸。

    夏日餐桌有“新宠”

    7月20日早上,来自长沙的夏先生一家三口结束了在酃峰村的度假,准备返回长沙。临行前,他跟随种植大户邱运甫,驱车来到高山生态红松茸示范园,购买了2公斤红松茸,带回去送给父母吃。

    其实,像夏先生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当下,美味的红松茸令前来酃峰村的游客回味无穷,离开时,他们总想带点回去。还有不少邻村人也慕名而来,或品尝,或购买。

    红松茸又名褐松茸、赤松茸,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烹饪方式多样,煎烤、炖汤、清炒皆可,吃起来嫩滑爽口,菌香浓郁,鲜味十足。

    7月23日,记者跟随邱运甫来到酃峰村大岭背组,只见他家的高山生态红松茸示范园建在酃峰半山腰中,这里海拔1400多米,四周设有栅栏,栏内一垄垄黑土错落有致,土里长满了红松茸。它们一个个头顶红帽,似乎在列队欢迎我们检阅。工友们顾不上和我们打招呼,在园中不停地忙碌着。

    邱运甫告诉记者,示范园始建于去年,经过一年努力,于今年6月4日开始产出。目前红松茸的产量不大,每天只有二三十公斤,但供不应求,成为夏日餐桌“新宠”。来酃峰避暑的游客觉得味道鲜美,常点此菜,要求变着花样吃。

    打造发展新“利器”

    7月18日晚,湖南省发布了十大避暑名山和精品路线,株洲酃峰和“湘赣之巅 云端避暑”高山秘境线入围。

    这一喜讯,对酃峰村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相对于县内神农谷、大院农场等避暑胜地,酃峰村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经济多年来一直靠黄桃唱“主角”,其他有些式微,但这里既是湘赣之巅,又是洣水之源,丰富的文旅资源,好似养在深闺人未识。基于此,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酃峰村的发展,拓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有序推进。

    红松茸产业宛如新生“婴儿”,乡村两级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健康长大,打造成乡村振兴新“利器”,助推文旅发展,让游客饱口福,让美食引流。

    说起这个“新生儿”,酃峰村党支部书记黎显祥兴致颇高,娓娓道来。

    2024年元月,经过上一届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引荐,黎显祥与株洲市金盟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盟熹公司”)取得了联系,金盟熹公司多次派人赴酃峰村实地考察,认定酃峰村海拔高、湿度大、生态好,特别适合红松茸生长,双方一拍即合。金盟熹公司负责提供技术和培训等事务,酃峰村负责项目落地、政策支持等事项。红松茸试种成功后,乡领导不辞辛苦,或带队外出拓销路,或化身推荐官在视频上做宣传。

    截至目前,酃峰村已有76户村民接受培训,种上了红松茸,预计进入8月后每天产出300公斤左右。鲜嫩味美的红松茸不仅成为酃峰人增收的新渠道,更能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大饱口福。今年来酃峰村避暑的游客较去年增长了三成多,民宿几乎家家客满。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