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震惊了!内蒙古的隐藏技能点居然是种菌子!还种成了全国最大赤松茸基地!就是那个长得像红宝石、吃起来鲜掉眉毛的赤松茸!现在林下的“红宝石”已经迎来采摘季啦!走,一起去“菇勇者”的地盘瞅瞅~
林间“挖宝"现场满地都是“红宝石"
自7月初开始,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的赤松茸迎来了新一年的丰收季,工人们一蹲一起,手里捧着的不是别的,正是圆滚滚、红彤彤的赤松茸!
东局子村党支部书记 王占明:今年的赤松茸品质非常好,饱满厚实,每亩能收4500斤左右,二等以上优质品占比超70%,净产值稳稳突破290万元!全镇赤松茸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亩,较去年增长10%,每亩林地出菇量稳定在4000 - 5000斤,产值达4万元,总产值突破8000万元大关。小编表示羡慕了这产值哪是种菇是种金蛋吧
林地与菌菇的“双向奔赴”
喀喇沁旗美林镇有林面积70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86%分布着油松 白桦 落叶松等40余种优质乔木这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高 负氧离子多林下腐殖质层深厚肥沃是森林氧吧与绿色宝库
赤松茸偏好林下阴凉湿润的环境,林地恰好为其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屏障;反之,树下种植不占用耕地,秸秆还田能改良土壤肥力,菌菇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养分还可调节林地小气候,促进树木茁壮成长。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不仅实现了“一片林子两份收益”,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变废为宝” 的循环经济
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建成投产铲车和卡车穿梭其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赤松茸基料由农作物秸秆 高粱壳玉米芯及废弃木屑等组成目前已加工1000多吨预计今年总发酵量将达2000吨
该项目解决了农户自行发酵基料时存在的发酵不充分、杂菌污染等问题,通过统一加工制作和有氧发酵,把这些“废料”统统变宝贝,做成培养基,成本大降,土地更肥!是真正的“点废成金”好方法!
全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
美林镇已建成2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对采摘的赤松茸等食用菌进行分拣、包装、腌制等初加工。通过订单式销售,直接发往全国各地,收益大幅提升。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下资源开发了 自然研学 + 采集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参与到赤松茸等菌菇以及林药的采摘过程
北京游客 马桂英:一到赤松茸采摘季,我更是迫不及待提前赶来,品尝新鲜美味的蘑菇,体验采摘的乐趣。远离城市喧嚣,整个人都感觉身心舒畅。
当晨光穿过森林照在破土而出的赤松茸上这些小小的红伞伞撑起的不仅是林下生态更撑起了万千农户的致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