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科技+生态赋能 泰山赤灵芝采收在即


    【发布日期】:2025-07-19  【来源】:大众新闻  【作者】: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刘小东 郭雪竹
    【核心提示】:7月17日,山东泰安泰山玉泉寺管理区在青岗峪密林中,40余亩仿野生赤灵芝即将进入采收期。管理区自2020年起联合农科院等机构,以“实验室优选菌种+最小化人工干预”模式,在保护原生生态的同时恢复泰山道地药材种群,并计划延伸景观和康养产品链条。

    “今年气候适宜,长势非常好,再有一周的时间,这些赤灵芝就该采收了。你看这纹路、这光泽,都是泰山水土养出来的样子。”7月17日上午,在泰山玉泉寺青岗峪的密林深处,泰山赤灵芝仿野生种植基地里,泰山景区玉泉寺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区长亓玉才指着树林下正舒展着菌盖的赤灵芝说。

    玉泉寺管理区位于泰山东北麓,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区位优势,培育了区域典型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是赤灵芝、黄精、紫草、四叶参等泰山道地中药材资源的原生地。

    踏入玉泉寺青岗峪林区,空气里弥漫着山林特有的清新,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在泥土与绿植交织的地面。目光所及,泰山赤灵芝如灵动的“山林精灵”,在自然环境中肆意生长。它们外形似五彩蘑菇,不规则云朵状的菌盖,环纹与辐射皱纹交错,细密菌管孔洞隐于下方,漆光般的菌柄稳稳扎根,与周边灌木、落叶、潺潺溪流相融,构成独特生态图景。管理区工作人员正俯身仔细查看每一株灵芝的生长状态。

    受气候变迁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玉泉寺管理区内不受人为干预、纯野生的泰山名贵中草药资源呈现逐年减少态势,给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带来挑战。如今,山林中这些赤灵芝的“前世今生”,藏着科技与生态的双重守护。

    2020年,玉泉寺管理区聘请泰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泰安市科协、山东农业大学等方面的专家把脉景区资源优势,明确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目标,并确定以泰山赤灵芝仿野生种植作为突破口。2021年,泰安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带着实验室优选的原生菌种来到这里,将菌包小心翼翼植入松树林下——这些菌种源自泰山野生赤灵芝,经培育后“反哺”山林。管理区工作人员每天巡护,清除缠绕的藤蔓,监测湿度与光照,却从不干预它们的生长节奏。如今,菌盖背面的孢子粉已悄悄积蓄,风一吹便会散落林间,为野生赤灵芝繁育留下“种子”。

    “管理区与农科院的科研专家深度合作,通过实验室遴选育种和最小化干预、仿野生种植方式,先后开展泰山赤灵芝、黄精等中药材的种植培育,目的是保护泰山中药材资源的原有生态环境,提升种质品质,还原其药理药性。”亓玉才介绍,历经多年探索,如今40余亩仿野生种植区里,赤灵芝、泰山四叶参、何首乌、黄精、紫草、白花丹参等12个中药材品种茁壮成长,实现生态与产业价值双提升。这些种苗资源完全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每年在林内释放大量的种质,不仅扩大了种群面积,还促进了泰山中药材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

    采收期临近,林区里的赤灵芝还在积蓄能量。它们不仅是即将收获的“生态产品”,更是泰山生物多样性的“播种者”,每年散落的孢子粉,正让野生赤灵芝的种群在这片山林里慢慢恢复,收获与守护,在这里达成了最自然的平衡。

    如今,基地不仅是种植区,更成为生物多样性“种子库”,为景区景观、消费供给筑牢基础。谈及未来,亓玉才表示,玉泉寺管理区将在扩大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快中药材资源的景观培育和产品开发,完善设施基础、丰富旅游体验、拓展产品供给,让泰山中药材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