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料的准备   
  选用的培养料要新鲜、无霉变,粗细要均匀,如木屑拌料前要仔细剔除木屑中的杂质。将原料按比例准备好后,先放在一起混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见水渍,然后装袋。  
  2、灭菌采取物理方法消灭培养料里的杂菌 
  高压柜灭菌法:120℃灭菌稳压后保持4小时蒸汽灭菌;  
  蒸汽灭菌法:100℃蒸汽蒸透后保持6小时以上;  
  蒸锅灭菌法:菇农在生产上常采用蒸锅灭菌,先将蒸锅内注好水,锅上接上蒸屉(用砖和水泥砌成的专用蒸锅更好),上面用屉盖盖严并压紧。一般顶层上大气后再灭菌10~15小时也可以达到灭菌效果。  
  3、接种  
  接种场所、人员、器械消毒:冷却室和接种室必须经过灭菌消毒,一般的方法是每立方米用15克硫磺或者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蒸,也可以用烟雾剂熏蒸,有条件的可以用紫外线灯管杀菌。人员和器械用75%的酒精和0.1%高锰酸钾消毒  
  消毒后等到料温低于30度后开始接种,一般用接种箱或密闭的接种室接种,接种速度要快,菌种撒播表面后立即包严,以免杂菌进入。  
  4、培养室设置   
  培养室也要消毒,一般室内搭建简易培养架,也可以"品"字架型堆放或者垛成菌墙培养,注意堆放的层数不要过高,防止发菌不良和烧菌。  
  5、养菌期管理  
  温度:一般控制在20~28℃,温度过高影响菌丝质量。  
  湿度:尽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杂菌滋生。  
  光:养菌阶段不需要光照,强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气体:菌丝生长需要新鲜空气,每天通风2~3次。  
  6、出菇管理  
  平菇出菇要求有温差的刺激,昼夜温差达到8~10℃有利于菇蕾的分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8~22℃上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散射光照射并加大通风及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7、适时采收  
  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保证产量。一般在菌盖平展,菌褶充分伸长,孢子尚未弹射前采收为佳。采收不及时孢子释放后,降低菇的品质并影响二潮菇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