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开幕式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宴会厅
时间:9:00-9:30
| 主持人: 谭 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院长 | 
| 开幕词: 吴爱忠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院 长 | 
| 领导致辞: | 
   集体合影:9:30-9:50
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大门口
2、大会报告
   日期:2010年10月15日 时间:10:00-12:00
  地点:宴会厅
| 主持人:李玉院士吉林农业大学 |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  位 | 报告题目 | 
| 10:00-10:30 | 张树庭 教  授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蕈菌业:我闻,我见,我思,我盼 | 
| 10:30-11:00 | 钟顺昌 教  授 | 美国菌种保藏中心 | ATCC食用菌菌种冷冻保存之作业流程 | 
| 11:00-11:30 | 谭  琦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食用菌科研发展史 | 
| 11:30-12:00 | 郭良栋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 微生物研究所 | 食用菌DNA条形码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 
 午餐时间:12:00-13:30
2010年10月15日 13:30-18:00   
| 时 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13:30-13:35 | 李泰辉 | 研究员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导言 | 
| 图力古尔 | 教授 |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 | ||
| 13:35-14:00 | 张金霞 |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世界食用菌运动 | 
| 14:00-14:25 | 戴玉成 |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研究所 | 中国食药用真菌名称及修订研究 | 
| 14:25-14:40 | 李国杰 |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国红菇属物种资源经济价值 | 
| 14:40-14:55 | 田果廷 |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黑鸡枞菌驯化栽培研究 | 
| 14:55-15:10 | 任桂梅 |  |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延安野生羊肚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 15:10-15:25 | 韩玉梅 |  |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两株泰山蝉虫草菌的28SrDNA序列比对及其对黄粉虫的侵染性研究 | 
| 15:25-15:40 | 戚  俊 |  | 中国食用菌协会 | 食用菌菌糠在园艺栽培基质中应用 | 
| 15:40-16:0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6:00-16:05 | 戴玉成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研究所 | 导言 | 
| 张金霞 | 研究员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
| 16:05-16:30 | 李泰辉 |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广东省虫草属资源及其应用研究 | 
| 16:30-16:55 | 图力古尔 |  | 吉林农业大学 | 东北野生食用菌资源 | 
| 16:55-17:10 | 付绍春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美味牛肝菌栽培研究新进展 | 
| 17:10-17:25 | 潘学仁 |  | 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工作站 | 黑龙江已知毒蘑菇的种类 及中毒类型 | 
| 17:25-17:40 | 蔡志欣 |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部分中国野生双孢蘑菇的DNA鉴定 和遗传分析 | 
2010年10月15日 13:30-18:00    
| 会场二:遗传与育种                  地点:光大8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13:30-13:35 | 谭 琦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导言 | 
| 郭良栋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 13:35-14:00 | 关海山 |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菇的基因组测序 | 
| 14:00-14:25 | 鲍大鹏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食用菌交配型基因的研究和应用 | 
| 14:25-14:40 | 韩  飞 |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生物工程系 | 耐高温节能型金针菇新品种诱变选育研究 | 
| 14:40-14:55 | 陈美元 |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分子机理 的初步研究 | 
| 14:55-15:10 | 孙  露 |  |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木耳属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简报 | 
| 15:10-15:25 | 宋春艳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的选育 及示范推广 | 
| 15:25-15:40 | 吴娇娇 |  | 东北农业大学 | 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 技术体系的建立 | 
| 15:40-16:0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6:00-16:05 | 关海山 | 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学 | 导言 | 
| 鲍大鹏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
| 16:05-16:20 | 任广明 |  | 伊春林科院原生态 食用菌研究所 | 漆酶高产菌漆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 16:20-16:35 | 郭  兴 |  |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科学院 | 黑龙江省黑木耳主栽品种的ISSR分子 标记鉴别 | 
| 16:35-16:50 | 余昌霞 |  | 上海海洋大学 | 翘鳞香菇交配型研究 | 
| 16:50-17:05 | 宋文华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一个香菇单核体的B位点结构的分子解析 | 
| 17:05-17:20 | 付立忠 |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基于ITS序列分析灵芝菌株间遗传多样性 | 
| 17:20-17:35 | 侯立娟 |  | 吉林农业大学 | 几种提取草菇培养基中总DNA方法的 定量比较 | 
| 17:35-17:50 | 徐  珍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自交选育适用工厂化栽培的 白色金针菇菌种 | 
2010年10月15日 13:30-18:00
| 会场三:营养与功能        地点:光大10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称 | 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13:30-13:35 | 郭顺星 | 研究员 |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 导言 | 
| 陈若芸 | 研究员 |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 ||
| 13:35-14:00 | 张劲松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灵芝子实体多糖的结构鉴定 | 
| 14:00-14:25 | 郑林用 |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对酒精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羊肚菌菌株的筛选和作用的机制研究 | 
| 14:25-14:40 | 陈  群 |  | 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 大鼠血浆茯苓多糖硫酸酯的 光谱测定及应用 | 
| 14:40-14:55 | 杨娟娟 |  |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 | RP-HPLC法测定灵芝子实体中 灵芝酸A的含量 | 
| 14:55-15:10 | 田贞乐 |  |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HPLC-RIC法测定虫草菌丝体中 甘露醇 | 
| 15:10-15:25 | 胡淑琴 |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我国15种食用菌酚类物质谱研究 | 
| 15:25-15:40 | 林群英 |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白化蛹虫草子实体的成分分析 | 
| 15:40-16:0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6:00-16:05 | 张劲松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导言 | 
| 郑林用 | 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
| 16:05-16:30 | 郭顺星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 从食药用真菌中开发保健食品的 点滴体会 | 
| 16:30-16:55 | 陈若芸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 灵芝属真菌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 | 
| 16:55-17:10 | 闫梅霞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药用菌菌丝体粗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 
| 17:10-17:25 | 蒋中海 |  | 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复合酶法提取松茸多糖及分子量 分布研究 | 
| 17:25-17:40 | 马  琳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红缘拟层孔菌培养条件及 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 17:40-17:55 | 陈君琛 |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大球盖菇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 
2010年10月16日 08:30-12:00 
|     会场一:生理与栽培     地点:光大1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08:30-08:35 | 张引芳 | 研究员 |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 导言 | 
| 蔡为民 | 研究员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
| 08:35-09:00 | 宫志远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食用菌菌渣综合研究与利用现状 | 
| 09:00-09:25 | 冯志勇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斑玉蕈对基质营养因子的 响应基因表达研究 | 
| 09:25-09:40 | 杨国良 |  | 河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节能减排生产蘑菇堆肥的 隧道发酵技术 | 
| 09:40-09:55 | 许占武 |  |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 金针菇工厂化稳定性生产 关键技术研究 | 
| 09:55-10:10 | 任鹏飞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 
| 10:10-10: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0:30-10:35 | 宫志远 | 研究员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导言 | 
| 冯志勇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
| 10:35-11:00 | 张引芳 |  |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 食用菌工厂化技术最新进展 | 
| 11:00-11:25 | 蔡为民 |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覆土基质特性对蘑菇菌丝产量及其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 
| 11:25-11:40 | 周  峰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 
| 11:40-11:55 | 张  鹏 |  |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黑木耳形态发育的研究 | 
2010年10月16日 08:30-12:00
| 会场二:遗传与育种     地点:光大8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08:30-08:35 | 王泽生 | 教授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导言 | 
| 彭卫红 | 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
| 08:35-09:00 | 谢宝贵 |  | 福建农林大学 | 香菇等七种食用菌的 重金属、农药吸收规律研究 | 
| 09:00-09:25 | 尚晓冬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自交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 
| 09:25-09:40 | 潘  慧 |  |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 灰色关联度法在杏鲍菇优良杂交菌株筛选中的应用 | 
| 09:40-09:55 | 董晓雅 |  |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糙皮侧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 
| 09:55-10:10 | 吴  茜 |  |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 中国香菇野生种质资源遗传 多样性的SRAP分析 | 
| 10:10-10: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0:30-10:35 | 谢宝贵 | 教授 | 福建农林大学 | 导言 | 
| 尚晓冬 | 副研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
| 10:35-11:00 | 王泽生 |  | 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 | 我国双孢蘑菇育种研究与产业发展 | 
| 11:00-11:15 | 樊晓琳 |  |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 三种方法在双孢蘑菇菌株As2796提纯复壮中的应用 | 
| 11:15-11:30 | 陈  祥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在全基因组规模上对香菇单核体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挖掘与分析 | 
| 11:30-11:45 | 区骏恒 |  |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 | 食用菌基因组综合分析平台 | 
2010年10月16日 08:30-12:00
| 会场三:营养与功能             地点:光大10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08:30-08:35 | 上官舟建 | 副研 | 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 导言 | 
| 唐庆九 | 副研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
| 08:35-09:00 | 杨晓彤 |  | 上海师范大学 | 云芝,一个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筛选的新资源 | 
| 09:00-09:25 | 杨  焱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 09:25-09:40 | 贺  亮 |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猴头菇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 09:40-09:55 | 冯  娜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毛头鬼伞子实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 
| 09:55-10:10 | 罗  玺 |  | 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系 |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脱色的研究 | 
| 10:10-10: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0:30-10:35 | 杨晓彤 | 研究员 | 上海师范大学 | 导言 | 
| 杨 焱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
| 10:35-11:00 | 上官舟建 |  | 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 黄柳菇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预防效果的研究 | 
| 11:00-11:25 | 唐庆九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虫草素的纯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 
| 11:25-11:40 | 李奇璋 |  |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 | 兔抗紫芝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 | 
| 11:40-11:55 | 高  虹 |  | 湖北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Radio frequency assisted extraction for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discarded stems of shiitake mushroom | 
2010年10月16日 13:30-17:30
| 会场一:生理与栽培           地点:光大1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 主持人 13:30-13:35 | 甘炳成 | 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导言 | |
| 郭 倩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
| 13:35-14:00 | 张介驰 |  | 黑龙江科学院 微生物研究所 | 黑木耳栽培生理初步研究 | |
| 14:00-14:25 | 宋爱荣 |  | 青岛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花脸香蘑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
| 14:25-14:40 | 陈  辉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应用变色法评价斑玉蕈菌种质量研究 | |
| 14:40-14:55 | 张瑞颖 |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中国白灵菇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
| 14:55-15:10 | 李  玉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光线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 |
| 15:10-15: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5:30-15:35 | 张介驰 | 研究员 | 黑龙江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导言 | |
| 宋爱荣 | 研究员 |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 15:35-15:50 | 郭美英 |  | 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 虎奶菇栽培 | |
| 15:50-16:05 | 王松华 |  |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镉胁迫对秀珍菇菌丝4种同工酶 表达影响 | |
| 16:05-16:20 | 何焕清 |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 | 草菇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 |
| 16:20-16:35 | 莫美华 |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巨大口蘑抗褐变与其相关酶活性间的 关系研究 | |
| 16:35-16:50 | 汪浩淼 |  |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 灰树花液体菌种制备及工厂化生产 应用研究 | |
| 16:50-17:05 | 王瑞娟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研究 | |
| 17:05-17:20 | 韩芹芹 |  |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液氮保藏菌种的处理方法初步研究 | |
| 17:20-17:35 | 林娓娓 |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不同净化区域环境细菌、霉菌总数变化规律调查研究 | |
2010年10月16日 13:30-17:30
| 会场二:遗传与育种        地点:光大8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主持人 13:30-13:35 | 林俊芳 | 研究员 | 华南农业大学 | 导言 | 
| 陈明杰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
| 13:35-14:00 | 边银丙 |  |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真菌研究院 | 食用菌(香菇)杂交亲本选配策略与优良杂交子筛选技术体系研究 | 
| 14:00-14:25 | 王  波 |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棕色双孢蘑菇杂交育种研究 | 
| 14:25-14:40 | 曹玉谦 |  | 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香菇布勒杂交研究试验初报 | 
| 14:40-14:55 | 付  成 |  |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真菌研究所 | 香菇不同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 
| 14:55-15:10 | 秦  磊 |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灵芝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 及表达特性研究 | 
| 15:10-15: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5:30-15:35 | 边银丙 | 教授 |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真菌研究所 | 导言 | 
| 王 波 | 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
| 15:35-16:00 | 林俊芳 |  | 华南农业大学 | 耐高温节能型金针菇新品种 诱变选育研究 | 
| 16:00-16:25 | 陈明杰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 | 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 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 
| 16:25-16:40 | 任  昂 |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茉莉酸甲酯对灵芝三萜合成诱导作用研究 | 
| 16:40-16:55 | 张  诚 |  | 江西农业科学院 农业微生物研究所 | 金针菇航天诱变育种研究 | 
| 16:55-17:10 | 艾德甫 |  | 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 | 香菇新菌株选育 | 
2010年10月16日 13:30-17:30
| 会场三:安全生产与标准保鲜与加工         地点:光大10号厅 | |||||
| 时间 | 报告人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
| 主持人 13:30-13:35 | 邢增涛 | 研究员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导言 | |
| 13:35-14:00 | 桂明英 |  | 云南省供销社科学研究所 | 滇西北地区羊肚菌属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 |
| 14:00-14:15 | 彭卫红 |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 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与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 |
| 14:15-14:40 | 张锋伦 |  |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 | HACCP体系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 | |
| 14:40-14:55 | 杜  萍 |  | 昆明理工大学 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 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有害物质 | |
| 14:55-15:10 | 魏志艳 |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捕食线虫真菌对草菇线虫捕食效果初探 | |
| 15:10-15:30 | 茶 歇 | ||||
| 主持人 15:30-15:35 | 桂明英 | 研究员 | 云南省供销社科学研究所 | 导言 | |
| 15:35-16:00 | 邢增涛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标准化研究进展 | |
| 16:00-16:15 | 温志强 |  | 福建农林大学 菌物研究中心 | 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 | |
| 16:15-16:30 | 张娟琴 |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双孢菇采后品质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 |
| 16:30-16:45 | 胡秋辉 |  | 南京农业大学 | 纳米薄膜包装对双孢蘑菇保鲜品质的研究 | |
| 16:45-17:00 | 卢赛红 |  | 湖南食用菌研究所 | L-半胱氨酸和氯化钙在金针菇保鲜上 的应用研究 | |
| 17:00-17:15 | 路等学 |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推动甘肃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 |
4、大会闭幕式
日期:2010年10月16日  时间:17:40-18:00
地点:光大10号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