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益利机械·2025福农菌业漫谈会”在厦门佰翔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漫谈会汇聚了食用菌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技术创新者,共同探讨食用菌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智能制造新趋势。
会议伊始,福建农林大学黄毅教授(退休)带领与会者回顾了2024年东山秋游的点点滴滴,分享了秋游中的趣事和感悟。黄毅教授的分享不仅让与会者身临其境,也为本次漫谈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温馨的基调。
福农菌业由黄毅教授与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的数位老师携手组建,成员主要是食药用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毕业生,他们专注讨论技术问题,还吸收了数位生产一线的同志,已成为食药用菌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秉持“只讲实话,只办实事,为栽培者着想,促产业进步”的宗旨,致力于推动食药用菌产业发展 。
紧接着,黄毅教授发布了新书《珍稀食药用菌设施栽培实践》。介绍了写作该书的缘起、书籍的基本情况、新书发行和漫谈会筹备的情况。
据黄毅教授介绍,该书深度注释食用菌栽培大部分问题,是国内唯一解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专业书。谈及七十八岁高龄出书,黄毅教授表示,原因有三:一是54年积累,有想要表达的欲望;二是带弟子,鼓励他们未来著书;三是对菌类满怀激情,欲留所思给后人 。
《珍稀食药用菌设施栽培实践》全书364码,1200张彩照,108克铜版纸印刷,重达2.35斤/册。与《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是“三姐妹”。黄毅教授表示,“读懂‘三姐妹’,注意实践细节,加上多思考,持续关注市场,就等于专家了。”
*购书可添加文末微信*
《珍稀食药用菌设施栽培实践》一书的出版,为食用菌种植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提升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和产量,也标志着“福农菌业”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尊重历史,赓续传统。”随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晨阳研究员,就食用菌产业如何创新进行了深入讨论。他提到了人工栽培的关键事件和技术革新,以及黑木耳和工厂化生产的例子,强调了技术突破对产业的贡献。黄晨阳研究员认为,食用菌产业未来(5—10年),会往种类珍稀化、品种多元化、设施工厂化、全程机械化、管理智能化、产品功能化和产业融合化等7个方面发展。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昌里先生和漳州西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伟群先生,分别就瓶栽层架式培养模式探索和自动化袋栽设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两位专家的分享,展示了食用菌产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潜力。
会议还包括了羊肚菌栽培的成败总结、小菌菇住进“科技舱”的视频讲解、大口径大容量瓶栽模式新应用报告(以平菇为例)、大口径大容量瓶式机械配置的合理性探讨、高层架培养库制冷与通风系统应设备配置应注意的问题、采收机械:金针菇、香菇、杏鲍菇、鹿茸菇的视频讲解等丰富的内容。
本次“益利机械·2025福农菌业漫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食用菌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技术创新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食用菌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智能制造新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漫谈会,福农菌业能够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购书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