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调查团队在野外发现了一丛令人惊叹的“巨型蘑菇”:菌柄高耸近50厘米,菌盖直径超过30厘米,宛若一柄撑开的棕色巨伞!经宜昌市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综合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最终确证其是欧洲广受欢迎的食用菌——高大环柄菇,这也是该物种在保护区的首次记录,为本地生物多样性添上了生动一笔。

这位“伞中巨人”,其学名为Macrolepiota procera。它是“时尚前沿”的“高富帅”,高大环柄菇的菌柄高达50厘米,菌柄上自带褐色蛇皮状花纹,还有一圈独特的可移动菌环,成熟后菌环能整体脱落,像戒指一样在柄上滑动,正是“环柄菇”名字的由来;其菌盖中央凸起,表面点缀深褐色鳞片像巧克力碎片,整个菌盖大如北方馕饼。
它们常群聚生长,甚至形成空心的“仙女圈”,实为菌丝从中心向外辐射生长的自然奇观。在蘑菇的生命周期中,我们看到的子实体只是其“冰山一角”,它地下的菌丝体犹如森林的“天然互联网”,连接着树木与生态系统,负责分解有机物,滋养着整片森林。

据了解,高大环柄菇在欧洲部分地区(如意大利、法国)被视为美味食用菌。然而,某些有毒的环柄菇属菌菇乃至剧毒的鹅膏属菌菇与其外形十分相似,极易混淆。误食此类毒菇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肠胃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肝肾衰竭,危及生命。因此,面对野生蘑菇,请以安全第一为原则,牢记“不采、不买、不食”,即使遇见“疑似高大环柄菇”,也切勿冒险采食。
此次高大环柄菇的发现,不仅为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增添了新成员,也印证了大老岭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多样性,更是揭开了脚下这个神秘真菌王国的“冰山一角”。下一步,保护区将持续推进专项调查工作,深度解析这片绿色宝库的生态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