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织金县白果村:产业有“奔头”,乡风有“看头”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闻  【作者】:?记者 周章龙
    【核心提示】:贵州毕节织金县板桥镇白果村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竹荪、茶叶等特色产业,种植户王佳伦13棚竹荪预计年赚15万元;借助广州花都区500万元帮扶,白果大道、广场、步道等基础设施升级,并建立卫生长效制度和文明村规,实现产业旺、出行畅、乡风美。

    10月9日,织金县板桥镇白果村竹荪种植基地里,一垄垄竹荪菌床排列得整整齐齐。

    种植户王佳伦走到自家的竹荪大棚,望着棚内长势喜人的菌菇,口中轻声念叨:“小心点,竹荪娇贵得很!”这句朴实的经验之谈,是他扎根田间几十年,在无数次播种、管护、采收中慢慢摸索总结出的门道。

    “13个大棚足足占了10亩地,他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竹荪种植能手。”如今,在村民看来,王佳伦的种植规模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打小闹”。

    “今年行情好,竹荪干货能卖300多元一斤,而且销路早就订好了。照这个势头,预估今年能挣15万!”聊起今年的收成,王佳伦话语间藏不住的是对丰收的十足信心。

    王佳伦的底气,源于村里推行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特色产业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带动下,村里培育起丰富的绿色产业:不仅有2000亩茶园这样的主导产业,还涵盖南瓜、竹荪、椿芽、菊花等500余亩多元经济作物,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仅去年一年,就带动全村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以前去镇上要绕山路,现在白果大道通了,开车10分钟就到!”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5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注入白果村,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走在村里,变化随处可见:白果大道串联起乡村内外,彻底打通出行“梗阻”;银杏广场上,老人带着孩子散步,游客举着手机拍古树;沿山而建的观光步道旁,观光亭错落有致,成为村民休闲、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面子”靓了,乡风文明“里子”更要实。“周四上午打扫房前屋后,大家别忘喽!”每周三,村支书都会在微信群里提醒。白果村建立了每周两次集中打扫卫生的长效机制,村民们主动清理生活垃圾,村里的道路、庭院越来越干净。

    移风易俗也在村里落地生根。去年,村里开村民大会修订村规民约,把抵制高额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写了进去。“以前办婚礼要花好几万元,现在简单办,既省钱又省心,大家都觉得好。”如今,村里的红白事越来越简朴,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凑份子钱、备厚礼犯愁,邻里之间少了攀比的压力,多了真诚的往来。

    如今的白果村,田地里有长势喜人的特色产业,道路上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广场上有欢声笑语的村民。产业旺了,村民的腰包鼓了;道路通了,村民的出行顺了;乡风美了,村民的心也齐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