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丰收忙。在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秋月梨挂满枝头,智能方舱的“菌中燕窝”金耳成功出海,银河试验农场中,137个酸枣品种、150个玉米品种静待丰收……近年来,济南高新区立足科技优势,打造特色农业、拓宽品牌路子,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振兴画卷。
发展智慧化农业菌菇产业智能种植
走进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赵合村,可以看到多个形似集装箱的建筑——智能菌菇方舱。该方舱面积不大,但产值不小,是当地引入的特色农业新项目,主要用于食用菌养殖。
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赵合村村民刘寿敬介绍说,金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一个方舱能产出1000多公斤金耳。目前市场上金耳零售价约15元/斤,每舱纯利润约5000元,一年可生产10-12舱,总利润在5万-6万元之间。
别看一座菌仓面积只有30多平米,但随处都有科技加持。刘寿敬通过手机向记者展示智能菌菇方舱的智能化成都,通过手机可实时监控方舱内金耳的生长情况,包括温度、湿度、灯光、循环风、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若出现缺水、缺光等问题,在手机上操作即可解决,无需前往现场,十分便捷。
菌菇产业的智能方舱种植走出一条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杨史管理区党总支书记殷宗仰说,该项目已运营一年多,目前销路和养殖产量均较为稳定,市场供不应求;为此,计划下半年再购置6个方舱,通过租赁方式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25年年底,方舱数量最少达到9个,帮助更多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