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涿鹿县南山区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正式投产。
该产业园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总投资1.35亿元,占地6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河北菌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在产业园生产车间,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灌装作业精准高效,工人们在旁有序进行封口包装;来到菌菇生长车间,数米高的立体菌菇架上,一簇簇灰白色的鹿茸菇“破袋”而出,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长势正旺;出品车间里,一批批成熟的鹿茸菇经过根部清理和筛选分拣后,被打包运往经销商处。
市场数据显示,鹿茸菇需求年增速20%,可出口日韩及东南亚国家,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11月,南山区为应对洪涝灾害影响、助力灾后重建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夯实乡村建设基础。
产业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生产经营,目前已实现日产鹿茸菇菌包5.5万包、产鲜菇约45吨,预计年产鲜菇1.3万吨、干菇1500吨,年产值可达1.1亿元。同时,产业园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站专家的驻企技术指导,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鹿茸菇单棒产量较同类产品提升约10%。
河北菌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卓青云介绍介绍,鹿茸菇从菌包生产到采收周期约110天,通过动态维持600万包总库存,可实现全年连续采收,出菇高峰期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经过测算,产业园每年可带动当地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约1200万元,年固定资产收益近500万元。这些收益将覆盖南山区4个乡镇97个行政村,为每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5万元。
目前,产业园已与华北地区一级代理商签订菌品长期供货协议,为产品销售提供稳定保障,也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筑牢基础。接下来,公司计划提升产品深加工能力,把南山区的菌菇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