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梁枝荣教授完成出版了《老梁退休生活日记》,总结出版了《野生双孢菇与枣蘑菇》的专著,尤其在沐野1号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一株生长奇特的菌株,经多次试验,发现这个菌株不同于沐野一号,培养料不用经过繁琐的发酵工艺,在栽培瓶内普通纤维质材料经高压灭菌后,接种一个月即可大量出菇。这个新选育的菌株命名为沐野2号,显然其利用纤维素的能力更强,生长更快。 沐野2号的瓶栽特性和生产工艺,便于工厂化生产,而且其菇柄更长、更脆嫩,可以充分利用金针菇、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空闲设备和厂房,为野生双孢菇的产业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沐野2号的选育成功理论上突破了双孢菇传统的生长、生产工艺,而且为市场提供了新的产品,意义重大。
瓶栽的野生双孢菇沐野2号
“沐野一号”是由中科院梁枝荣教授团队2008年从山西五台山三台风景区草地腐殖土中分离,经室内多年的出菇试验选育而成的野生双孢蘑菇新菌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农业部武汉检测中心鉴定是中国首个可以商业化栽培的双孢蘑菇,该品种子实体为棕褐色,菇柄较长,具有菌丝生长快、活力强,同等条件下出菇早、出菇潮次多、产量高,口感独特等特点。
梁枝荣教授退休后任忻州市沐野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他带领团队完成了“野山蘑‘沐野一号’双孢菇的培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目荣获忻州市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梁枝荣教授团队在2017年研究出“沐野一号”高山林地原生境栽培技术,即将菌种直接播种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林地的腐殖层内,当年播种、当年出菇,一次播种、永久出菇,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保持了“沐野一号”野生、野味、原生态的特性。
沐野2号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1号菌瓶)
沐野2号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2号菌瓶)
沐野2号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3号菌瓶)
采摘后和端上餐桌的沐野2号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