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宁夏泾源 农户粘在菌菇产业链上


    【发布日期】:2025-09-05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核心提示】:宁夏泾源县把菌菇作为“林多地少”乡村振兴突破口:今年投入3000万元建成5个菌棒厂、4个交易中心,皇达、菇源、博盛等闽籍及本土企业年产鲜菇45万斤、羊肚菌200万元,采取“高校院所+企业+村集体+农户”订单模式,上架菌棒1000万棒,培育11个林菌基地、18个示范村,带动1450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家门口就业110元/日,铺就“群众增收、集体增效、产业增值”的新路径。

    走进宁夏泾源县的菌菇大棚,湿润的菌香里满是丰收气息。河北村大棚内,妇女们麻利采摘平菇;冶家村香菇大棚中,肥厚的香菇装满竹筐,一张张笑脸映着增收的喜悦。

    “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10元,还能照顾娃!”河北村村民马香琴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泾源县立足林多地少实际,将菌菇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以“强龙头、树品牌、促增收”为目标,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2025年菌菇产业专班工作方案》,出台4项奖补政策,投入3000余万元完善产业配套,建成5个菌棒生产车间、4个菌菇交易中心、6家分拣配装企业。各乡镇还与菌棒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协议,为产业发展筑牢“压舱石”,让菌菇产业有了坚实后盾。

    2011年落户的皇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宁夏泾源县首家闽籍企业,如今年产鲜菇45万斤,季节性用工60至80人,年产值达500万至600万元。

    在公司工作13年的技术工人马六斤说:“学到了大棚维修、香菇种植等技术,每月工资4500元,年底还有补助,工作稳定得很。”今年,宁夏菇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8亩羊肚菌销售额达200万元,眼下正紧张采摘赤松茸。“宁夏泾源县的地理优势、政府支持加上工人肯干,产品能远销东南亚!”公司负责人胡仁立说。宁夏博盛食用菌有限公司则联动3个乡镇21个行政村,带动240户群众发展小棚种植,产品覆盖多省区。

    “高校院所+企业+示范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庭院经济”“年终分红”等方式,把农户牢牢绑在产业链上。河北村依托菌菇产业园区等,带动57人稳定务工,辐射周边12个村130余人就业;泾河源镇300余座菌菇大棚,让200余户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

    截至目前,泾源县已上架菌棒1000余万棒,培育11个林菌基地、18个种植示范村,43个村集体经济参与菌菇产业,带动1450余户农户种植。从引进外地企业到本土产业壮大,从零散种植到集群发展,泾源县用小小的菌菇,铺就了“群众增收、集体增效、产业增值”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拥抱了好日子。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