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好消息!珍稀菌类——灰树花在保山开启人工量产时代!


    【发布日期】:2025-08-04  【来源】:保山发布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人工培育珍稀菌类舞茸(灰树花)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舞茸因其独特的形态、鲜美的风味和食药价值而备受市场青睐,但其苛刻的生长环境和低自然产量曾限制了其大规模种植。合作社经过十年的坚守和技术创新,成功开发了“两断式更氧”栽培技术,实现了舞茸的商业化量产,推动了当地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在昌宁县的高山深谷中,生长着一种珍稀菌类——舞茸(灰树花)。它如云似羽的独特形态、鲜美浓郁的风味,以及公认的食药价值,使其在野生菌市场上大受欢迎。然而,其苛刻的生长环境与极低的自然产量,曾让无数食客和农户望而兴叹。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用十年的坚守与不断创新的技术,成功在云南高原地区将这份“山林厚礼”带入人工量产时代,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前采到一朵野生舞茸,就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合作社负责人李鹏勋感慨道。这份珍稀特性与市场的巨大需求,点燃了合作社人工培育舞茸的决心。自2015年起,依托20多年来在平菇、榆黄菇等食用菌种植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合作社踏上了漫长的攻关之路。

    舞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特定共生树种(如麻栗树)缺一不可。云南省内鲜有人尝试栽培,而合作社始终坚持试验探索。尤其是自主创新的“两断式更氧”栽培技术投入使用后,其生物学转化率从原先的不足20%跃升至85%,成功实现商业化栽培。这意味着相同的原料投入下,鲜菇产量能翻数倍,且品质稳定可控,一举突破了规模化、商业化栽培的最大瓶颈。

    2025年,合作社迎来了舞茸量化生产的里程碑:种植舞茸400余平方米,首批试种的10000包菌袋于4月如期出菇,现已采摘鲜菇2000余斤,预计9月份采摘结束,产量约4000斤,目前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公斤30元到50元,广泛销往昆明、大理、临沧、德宏等地。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