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白背毛木耳迎来了采收季,首批产量达1000斤左右


    【发布日期】:2025-07-30  【来源】:双鸭山日报
    【核心提示】:双鸭山农场蔬菜产业园的白背毛木耳迎来采收季,首批产量约1000斤,产品受市场欢迎。为应对传统种植模式利润收窄,农场立足资源优势,引进白背毛木耳菌包,开启产业升级新探索。通过专业化运营体系和“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目标,农场学习先进经验,形成适配地域的种植技术标准。首批毛木耳因品质优良受市场青睐,采摘价7元/斤,农场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带动农户增收。下一步,农场将深化订单式销售,延伸产业链,构建“定制农业+农文旅+研学”产业布局。

    整齐排列的菌棒像待检阅的方阵,木耳在上面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宛如一片片小伞,种植户在基地中穿梭,熟练地采摘着这些丰收的果实……近日,在双鸭山农场蔬菜产业园大棚内,白背毛木耳迎来了采收季,首批产量达1000斤左右,产品上市即受到欢迎。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种植模式利润空间收窄,农业亟需转型突破。在此背景下,双鸭山农场提出“根据资源找市场,围绕市场需求开发资源”的发展思路,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农场立足自身气候适宜、设施闲置等资源优势,瞄准食用菌市场需求增长趋势,将特色种植确定为新利润增长点,引进35000袋白背毛木耳菌包,开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探索。

    农场构建专业化、精细化运营体系,以“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全面推进毛木耳特色种植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针对食用菌生长特性对栽培技术的严苛要求,秉持“科学种植、精准管理”理念,专门赴国家级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到山东鱼台鼎泰、仰海及曹县培优等头部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考察、深度调研,围绕设施建设、智能灌溉、绿色防控、环境调控等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环节,系统学习先进经验与创新模式,并结合农场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通过跨区域技术整合与本土化创新实践,形成一套适配地域特色的种植技术标准,为打造高品质毛木耳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首批投放市场的白背毛木耳,凭借肉质厚实、口感脆嫩、营养丰富的优势,不仅吸引周边餐饮企业批量采购鲜品,还成为研学采摘的热门项目,采摘价达7元/斤。在销售策略上,农场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拓宽产品销路。项目发展过程中,农场积极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采摘、分拣等岗位日薪达100元,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下一步,双鸭山农场将深化订单式销售,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并对毛木耳进行分级加工,筛选优质小耳制成干木耳,预计干品售价可达40元/斤,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定制农业+农文旅+研学”三位一体产业布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