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方舱疑问?专家解答,关键注意这几点


    【发布日期】:2025-07-19
    【核心提示】:2025年7月17日,由易菇网主办的“蓝湖空调·易菇访谈|食用菌方舱出菇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活动圆满举行。来自科研单位、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和一线从业者代表构成的专家团就产业界关心的方舱出菇的稳定性、故障问题、适宜品种、投入产出及推广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7月17日,由易菇网主办的“蓝湖空调·易菇访谈|食用菌方舱出菇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活动圆满举行。来自科研单位、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和一线从业者代表构成的专家团就产业界关心的方舱出菇的稳定性、故障问题、适宜品种、投入产出及推广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部分种植户对食用菌方舱的稳定性存疑,担心其易出故障,以及上项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三位嘉宾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清晰答案。

    山东蓝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袁长明总经理表示,食用菌方舱的稳定性源于长期技术积累。其团队从传统大棚起步,历经保温棚、工厂化阶段,通过现场研发和多次改良才推出成熟设备,而非一蹴而就。但市场上部分厂家仅通过短期考察便仿造方舱,这类产品存在明显缺陷:一是通风效果差,易出现“上部出菇、下部不出菇”的现象,无法形成有效空气循环;二是能耗控制不佳,而正规研发的方舱在35℃高温下,日耗电量在50多度。对于上项目的注意事项,袁长明建议:首先,方舱更适合高端、珍稀菌类种植,且需要企业化的规模支撑,普通种植户若单独进行小规模投资,需谨慎评估;其次,务必选择技术成熟、有研发积累的厂家,避免因设备本身的缺陷影响最终收益。

    王卓仁副研究员从技术研究角度补充道,方舱的稳定运行不仅依赖设备本身,配套的管理技术同样关键。他提醒,上项目时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品种的适配性,要避开那些对温差、生长周期有特殊要求的品种(如香菇),优先选择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品种;二是病虫害防控,虽然方舱是相对密闭的环境,但人员进出、通风换气等环节仍可能带入虫害,必须提前做好防虫网、防虫门帘等物理隔离措施;三是配套设施的完整性,如果仅单独使用方舱,而没有配套发菌、装包等前端设施,可能会导致整体成本偏高,因此需要统筹规划整个种植流程。

    丁伦保会长结合一线种植实践指出,方舱在实际使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是智能化的实际落地情况,部分方舱目前仍需要人工调节参数,没有真正实现智能化控制,上项目时应优先选择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因素的设备;另一方面是生长周期的适配性,不同菌类在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对环境的需求存在差异,必须根据生长规律精准调控参数,否则可能会影响出菇的稳定性和产量。

    除了核心的稳定性问题,专家们还围绕方舱适宜种植的菌类、投入产出比及推广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享。

    袁长明总经理介绍,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方舱种植效果较好的品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季节种植的品种,如平菇,不过平菇必须进行反季节种植,否则容易亏损;另一类是高端珍稀品种,如金耳、红托竹荪等。红托竹荪在辽宁的 160 多个大棚种植项目中,已经展现出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王卓仁副研究员进一步补充,带土种植的菌类(如需要覆土的双孢菇,不仅耗费大量人工,还容易污染方舱环境)以及生长周期较长的菌类,并不太适合在方舱中种植,因为这会增加电费和管理成本,降低整体效益。因此,“短平快” 和 “高单价” 的品种是更优选择。

    在投入方面,袁长明总经理透露,一个 40 平方米的方舱,设备成本大约在 15-16 万元。如果种植高端菌种,且技术到位,一年多的时间有望收回成本。不过,这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大约需要 10 台左右,才能吸引批发商前来收购,小规模种植由于产量有限,很难对接大市场,销售难度较大。

    丁伦保会长也指出,当前方舱的成本对于普通种植户而言确实较高,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依赖政府采购或相关补贴来缓解种植户的压力。他认为,如果要实现方舱的全面推广,必须推动设备成本下降,同时通过机械化手段减少人工成本。丁伦保会长表示,方舱的推广可以结合多元场景,拓展应用边界:在国内市场,可与乡村旅游、城市体验等场景结合,比如在乡村旅游项目中融入方舱采摘环节,在城市小区、菜市场设置方舱,让市民能够直观感受菌类的生长过程,同时购买到新鲜产品,以此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袁长明总经理介绍,其团队已经在青岛万达广场、东营研学基地等场景成功落地方舱,通过 “可视化种植 + 体验采摘” 的模式提升了收益。在国际市场,方舱的推广也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他们已经推动方舱出口到马来西亚、柬埔寨、美国等地区,这些地区有的土地私有化程度高(如巴西),有的气候条件特殊(如非洲高温、俄罗斯严寒),而方舱的特性能够很好地适配当地国情,市场潜力巨大。

    专家们表示,食用菌方舱要实现进一步推广,需要突破三大瓶颈:一是成本控制,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将方舱价格降至种植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二是智能化提升,实现真正的手机 APP 远程精准调控,减少人工干预;三是机械化推进,解决当前菌包进出、采摘等环节依赖人工的问题,以适配未来 “少人化” 的发展趋势。

    此次访谈通过专家们的深入解读,不仅解答了种植户对食用菌方舱的诸多疑虑,更为食用菌方舱的技术优化与产业落地指明了清晰方向。

    需要本期“食用菌方舱出菇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直播回放视频的朋友,可进“易菇访谈”交流群获取!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