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制定本规划。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在探讨粮食安全这一关键议题时,特别提及了食用菌产业,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一下吧!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木本粮油。发展优质节水高产饲草生产。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规范发展近海捕捞和远洋渔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建设标准规范、装备先进、产出高效的现代种养设施,发展农业工厂等新形态。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
解读:从粮食安全层面看,在当今全球粮食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面临新挑战。食用菌产业的壮大,能为粮食安全增添新助力。一方面,其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部分食用菌干品蛋白质含量达 19%-42% ,可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供应压力。另一方面,食用菌生产可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木屑等,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减少对传统耕地资源的依赖,拓宽食物生产途径,从而为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提供有力支撑 。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契合规划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多数食用菌栽培以农林废弃物为培养基质,既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资源消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例如,福建省漳州的 “移动智慧菇房” 模式,将秸秆利用率提升至 100%,菌渣 100% 还田;江苏灌南每年消纳 12 万吨秸秆用于生产蘑菇,创造 6 亿元产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
从产业发展角度,规划强调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这为食用菌产业升级指明方向。在菌种培育上,借助生物科技,如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驯化羊肚菌、红托竹荪等珍稀品种,通过 “羊肚菌 + 红托竹荪” 轮作,大幅提升收益。在生产环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为食用菌产业带来机遇,像漳州 “移动智慧菇房” 利用数控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使产品无农药残留,出菇周期缩短 90%,产量提高 10%;湘潭 5G 智慧农业产业园将黑鸡枞产量提升 20%,优品率提高 30% 。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指引下,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食用菌产业必将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生态环保、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4/content_7017469.htm?sessionid=43732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