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金针菇不是件容易事,李华仔细给村民们讲解采摘金针菇的要领。

夫妻配合装运棉籽壳,准备制种。
三年前,杨中先开始培育蘑菇,他和妻子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精心培育这些“蘑菇宝宝”。
杨中先是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莫特格乡吉木沟村村民,在两间蘑菇房里有近3万个菌包整齐地码在房子里,一朵朵蘑菇争先恐后地挤出“小脑袋”。
杨中先以前是个货车司机,妻子李华经营理发店,两个人的收入一年下来仅能维持日常开销。2012年,杨中先发现全县没有一家专业培育蘑菇的,于是萌生了培育蘑菇的想法。
杨中先过去培育过蘑菇,但都是小打小闹。在妻子的支持下,杨中先先到新疆农科院学习,然后和妻子将家里所有的积蓄和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全部投在了蘑菇种植上。
三年来,杨中先从刚开始400多平方米的场地,慢慢不断发展壮大到1000多平方米。从过去一天100多公斤的产量发展到现在300多公斤,并将蘑菇销往克拉玛依、阿勒泰等地,年收入20万左右,并带动当地十几户村民一起致富。
杨中先不断琢磨蘑菇培育技巧,附近的村民也都来一边学习、一边帮忙。2012年,为扩大蘑菇培育规模,杨中先成立了恒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杨中先说:“我计划再扩大1000平方米场地培育蘑菇,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除了继续培育现有的平菇、金针菇,还计划培育双孢菇。”
仔细查看出菇情况,这是夫妻俩每天必做的事情。

“这批金针菇长得不错,和书上讲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