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京郊林下栗蘑生产技术水平,更好地为菇农做好技术服务, 2014年9月12日至16日市推广站技术人员和栗蘑菌袋制作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远赴浙江省庆元县考察了栗蘑栽培技术。
庆元县栗蘑生产主要是以合作社统一制袋,社员分散冷棚岀菇模式。生产具体情况如下:
1、品种:主要是当地从野生分离驯化的“庆灰151”。
2、配方:杂木屑38%、棉籽皮30%、土10%、玉米面10%、麸皮10%、红糖1%、石膏1%。含水量在60%。
3、制袋:制袋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和8月。采用15cm×45cm的厚度5丝聚丙烯袋,采用机械装袋,扎口机封口,每袋装干料0.6公斤左右。
4、灭菌:常压灭菌,每锅灭1.7~2万袋,灭菌温度达100℃,维持48小时。
5、接种:采用两点式打孔接种箱接种。
6、发菌:集中在棚室内,三角形码放发菌。
7、岀菇:头茬菇,菌棒直接码放在岀菇棚地面上,菌袋上打一个岀菇口,温度一般控制在22~30℃;湿度控制在85~90%;光照在200~500勒克斯。二茬菇,是将菌袋相对两面塑料袋割掉成长方形的口子,叠放成两层,使菌丝相互连接,上盖遮阳网或稻草遮光保湿,菌丝恢复20天左右,在上层菌袋上划口岀菇。此岀菇模式,平均单袋出菇一斤左右。生物学效率达80%以上。
8、采收加工:当菇长到八成熟时整朵采收。采收后切片或手撕成条,及时烘干储存。
9、销售:主要以干品形式销往外地或出口。售价在每公斤100~140元。
本次考察的收获:1、引进了当地主栽品种,为我市栗蘑栽培储备了新品种。
2、学习了新的栽培模式,为北京市栗蘑栽培新添设施栽培模式。
3、建立了北京与浙江技术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