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满菌丝的菌床。

槐祥贵正在进行覆土管理。
近段时间,走在石林大可乡结胜村委会的田间道路上,随处可见散布在田野上的一个个被草席覆盖的大棚。“这是用来种植姬松茸的。”结胜村委会黑古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平介绍。今年年初,大可乡党委、政府针对当地地貌、气候条件,适时引进福建古田鸿达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到村里指导农户种植姬松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推广,寻求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其菇体圆整,肥厚,鲜嫩可口,带有杏仁味,味道鲜美,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价值,近年来市场价格一直向好。为进一步激发当地农民种植积极性,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姬松茸种植,由公司给每个农户垫资1万余元购买建大棚的薄膜、遮阴网、化肥和菌种等物资,待结算菇款时一并扣回垫本,缓解了农户的资金压力。据张永平介绍,公司还组织了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建棚、播种、覆土、采摘等管理技术,确保种植取得成效。
负责该项种植技术指导的技术员曾强说,种植姬松茸投入成本少,每个大棚第一年只需13000元左右的成本,建好的大棚可使用3-5年,每个棚内可种8架共48床姬松茸。技术比较简单,主要以秸秆、甘蔗渣、稻草、牛粪等为原料来配培养基。采收期长,每年可采收6个月,出菇后每月可采摘两茬,管理好的话每棚预计年产量5吨左右。
黑古塘村村民槐祥贵建了一个大棚,早在20天前就已点播完菌种。记者走进他家大棚内时,他正在进行覆土管理。“预计20天左右就会出菇了。到时候,这不足一亩的姬松茸,预计能给我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已有黑古塘村、大密枝村、南小村的14户农户建起了21个大棚,且都已完成菌种播种,预计6月中上旬便可出菇。为确保无风险栽培,农户还与公司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按照每公斤6元的保护价格收购,预计村民每年可增收60余万元,为大可村民闯出一条新“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