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驻马店市降雨频次及降雨量均较往年大幅增加,天气骤冷、气温波动、环境持续高湿、光照不足,易导致菌袋污染率增高、子实体畸形、优质菇比例降低,影响食用菌生产经济效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针对当前我市气候特点及食用菌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生产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合理安排平菇生产
当前正值平菇生产旺季,室外拌料时,熟料栽培模式需注意避免因淋雨造成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发酵半熟料和发酵料栽培模式可适当推迟生产时间,尽量避开雨天发酵,或选择在避雨的场所发酵。平菇发酵料若被雨淋后导致含水量过高,可添加部分干料、适量生石灰,调节水分后重新发酵。
二、调控出菇环境
加强通风换气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可打开大棚四周通风口,必要时打开排风扇,使棚内空气流通,加速棚内湿气排出,以降低棚内湿度,避免闷湿环境,防止子实体畸形或腐烂。
及时清理污染严重的菌袋,防止扩散。出菇棚在阴雨天应停止喷水增湿,若棚内出现积水,应挖排水沟将积水及时排出。
三、及时采收
对已达到采收标准的菇体要及时采收。香菇子实体开伞后,在高湿环境下易吸水变软或菌盖颜色变深,进而降低商品价值。采收后的鲜菇含水量高,需及时处理,尽快上市销售或预冷保鲜,香菇等需要烘干的种类需及时进入烘干程序,确保干品品质。
四、适当错峰出菇管理
近期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适宜,香菇菌棒出菇时间较为集中,造成香菇集中鲜销上市,价格波动较大。广大种植户可采取措施进行错峰出菇管理,比如通过推迟脱袋时间、二茬菇推迟注水时间等措施推迟出菇。行情差时,可放入冷库,择时出售,或及时烘干处理。
五、做好病虫害防控
保持食用菌生产场所清洁,定期消毒,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预防病害滋生。密切观察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情况,及时清除霉袋或死菇、病菇,防止病虫害传播。发现虫害可选用食用菌专用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出菇期间避免用药,防止药剂污染子实体。采用物理防控措施如诱虫灯、粘虫板等可有效减少虫源。
(作者均系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