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 » 菌类相关 » 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田呈明教授等历时六年编撰的《菌物分类学》教材正式出版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新媒体中心
    【核心提示】:北京林业大学田呈明教授等历时六年编撰的《菌物分类学》教材正式出版

    近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田呈明教授牵头组织国内高校编写的《菌物分类学》教材正式出版。该教材共 7章 25 节,系统整合了经典分类学体系与现代分子系统学最新进展,以菌物识别为核心,从形态特征、系统发育、类群分类切入,详细介绍了菌物的一般特征、进化特点、基本类群及分类体系,涵盖了原生动物界、藻物界和真菌界共16门29纲94目276科800余属的菌物类群。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菌物分类学教材滞后于学科发展的空白,为森林保护、微生物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依据,对我国菌物资源的利用与维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菌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成员之一,既有食药用菌、酿造酵母等资源菌物,也包含动植物病原菌,其准确分类关乎资源利用、病害防控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真菌分类学》从1980年的油印版试用到1984 年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之后,一直在我国农林以及综合性高等院校、生产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好评,但随着菌物学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原有分类体系难以适配学科发展及生产需求。2017年田呈明教授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以《菌物词典》第10版分类体系为基础,同步吸收国际前沿成果,历时6年完成了这部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教材。

    《真菌分类学》油印版

    《真菌分类学》1984版

    《菌物分类学》2025版

    《菌物分类学》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经典分类学与现代系统分类学的有机融合,其核心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目以上类群采用“形态学 + 分子系统学”的双维度解析,科及以下分类单元侧重形态分类,兼顾经典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2)结合最新研究文献将原“半知菌类”归入对应的有性型单元;(3)规范术语命名,对无中文名的种类依据词源拟定中文俗名,对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应用广泛的类群保留属的中文俗名;(4)延续《真菌分类学》中农林业常见的病原菌属,修订并增加重要新类群;(5)对分类单位发生变化的重要属进行了说明。如壶菌纲中的根生壶菌目 Rhizophydiales、裂壶菌科 Lobulomycetales升格为纲,将壶菌门扩大为5纲11目;柄锈菌目 Pucciniales下建了3个新科内锈菌科Endoraeciaceae、新壳锈菌科 Neophysopellaceae和枝柄锈菌科 Uromycladiaceae等,实现了分类体系连续性与前瞻性的统一。

    《菌物分类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菌物学研究与教育在系统整合与知识更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是我国菌物分类学领域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更承载着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使命。期待该教材能够成为广大师生、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探索菌物世界的桥梁,助力我国在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安全防控、农林病害治理及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想了解更多菌物相关书籍,可微信搜索易菇优选小店购买。

     
     
    [ 图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图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