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黑木耳开出林下“致富花”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局公司青云山林场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下资源,积极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推动林场经济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文章详细介绍了黑木耳种植基地的采收场景、林场采取的“林场+职工+群众”发展模式,以及种植户的实际收益情况。同时,文章还展示了大海林局公司其他林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多元化产业,如森林鸡养殖、榛蘑种植、刺嫩芽栽植和甜糯玉米种植等,展现了林下经济“致富长廊”的蓬勃发展态势。

    时下,走进龙江森工大海林局公司青云山林场,首茬黑木耳迎来采收季。

    步入木耳种植基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排排墨色菌包整齐地摆放在草地上。远望之下,菌包上缀满木耳,宛如盛开的黑色绸缎花,泥土的芬芳与新鲜木耳的独特菌香交织弥漫。采摘工人头戴遮阳帽,穿梭其间,指尖轻捻,一朵朵饱满的木耳便落入桶内,收获的满足感写在脸上。

    “像这种一元硬币大小的木耳就可以采收了,小一点儿的先留着,再长个两三天就能采了。就得勤溜着点,每天都有收获……”采摘现场,青云山林场副场长丁宝雷一边示范采摘,一边向记者讲解技术要领。

    青云山林场充分发挥地处深山区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优势,以龙江森工集团“一场一品”战略为引领,将黑木耳种植确立为推动林场经济发展、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抓手。从菌种培育、菌包制作,到入棚发酵、日常管护,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我们采取‘林场+职工+群众’的发展模式,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木耳种植产业中来。我们为种植户平整了木耳菌地,并提供菌种、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支持,职工群众负责日常管护和采摘。”丁宝雷介绍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盘活了林场富余劳动力,解决了部分职工群众的就业问题,还让大家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退休职工韩寿云就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多亏了林场帮忙平整菌地,还给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我家今年种了3万袋,算下来能增收5万多块钱,遇到啥困难,林场都帮着解决。”居民刘慧菊的喜悦同样溢于言表:“跟着林场干,销路根本不用愁!我们就专心管好地、采好耳,剩下的大事小情林场都替我们操着心呢。”

    在林场的强力带动和有效服务下,青云山林场已有20户居民积极投身黑木耳种植产业。今年,林场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了55万袋,一条充满生机的林下“致富长廊”已然铺就。

    “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开展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入户进行指导,确保群众掌握种植要领,降低投入成本,以实际行动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青云山林场党支部书记熊泽明说。

    青云山林场用55万袋黑木耳和群众增收的笑脸,生动诠释了“一场一品”战略的蓬勃生机。而在大海林局公司各林场(所),这股生机正催生着更多富民强企产业破土而出。

    海浪林场因地制宜选择森林鸡养殖,坚持生态散养,保证了产品的绿色与健康;红星苗圃积极探索复合经营模式,利用森林经营剩余物推进榛蘑种植项目;兴农林场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林场自留地栽植刺嫩芽;红旗林场立足实际,把眼光瞄准了近年来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甜糯玉米种植上,并将其确定为特色产业项目……

    在这生机盎然的林海深处,大海林局公司全域产业多点开花、职工群众共同富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林下经济的“致富长廊”将延伸至林区的每一个角落。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