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游子归桑梓,陈绍勇的逆行人生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记者 王星
    【核心提示】:陈绍勇是赫章县结构乡多魁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他放弃在浙江的羊毛衫加工企业,回到家乡带领村民种植天麻。经过调研,他发现家乡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天麻,这种中药材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尽管创业初期面临村民的怀疑,但陈绍勇通过自掏腰包试种、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带动村民参与。目前,多魁村的天麻种植面积已达1500余亩,年产值超过900万元,带动12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陈绍勇还计划发展天麻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暮春,忙了一个春天的陈绍勇终于能休息,稍微喘口气。

    “种天麻真的有点累。”陈绍勇是赫章县结构乡多魁村人,作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他放弃了自己打拼多年事业,毅然返乡带领乡亲们种植天麻,成为了当地的焦点人物。

    大学毕业后,陈绍勇先后从事过电工,回家乡担任过村干部,后凭借出色的能力在浙江成立了自己的羊毛衫加工企业。

    城市的繁华并没有让他忘记家乡的山水和乡亲。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的面貌,陈绍勇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在外面的时间越长,越想回家干一番事业。”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的发展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在外面我能干成功,回到也能。”陈绍勇信心十足,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开始四处考察,寻找适合家乡发展的产业。

    经过多次调研和分析,陈绍勇发现家乡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天麻的种植。“天麻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政府扶植力度也大,干它准成。”

    陈绍勇决定带领乡亲们种植天麻,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乡亲们对天麻种植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回报。为了消除乡亲们的顾虑,陈绍勇自掏腰包,购买了培育天麻种子的材料,带头在自家地里进行试种。

    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乡亲开始加入到天麻种植的队伍中来。

    为了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陈绍勇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他经常与其他种植大户进行沟通学习,请教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还利用互联网,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模式。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天麻种植技术,使天麻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就业岗位随之增加。村里不少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参与天麻种植工作,解决了当地20人的就业问题。

    在陈绍勇的带领下,目前天麻种植产业逐渐走上了正轨,乡亲们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多魁村天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500余亩,年产值超过了900余万元,带动了12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许多曾经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天麻种植的队伍中来。

    “他是小老板做大事,年纪轻轻就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情,他是我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带头人,我们相信他。”正在干活的工人李应粉说。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家乡养育了我,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面对大家的赞誉,陈绍勇谦虚地说。


    “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天麻种植产业的投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他还计划发展天麻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谈及未来的打算,陈绍勇侃侃而谈。

    陈绍勇的返乡创业故事,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广大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陈绍勇一样,怀揣着梦想和激情,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也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