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调雨顺,是粮食生产的最好祝愿。在广西贵港,通过发展“菌菇进厂”设施农业种养模式,让农作物拥有稳定的成长条件,从而持续地产出,使得曾经的愿望变成现实。4月1日,记者走进广西贵港,探访设施农业发展新场景。
全流程精准管控 确保菌丝发育最佳状态
在位于贵港覃塘区凤凰林场的雪榕生物食用菌生产基地,在靠近大门的包装车间,层层叠叠的种植架上,每一天都有成熟的菌菇出厂,通过打包运往销往广西、广东和东南亚市场。目前,该产业园日产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鲜菇120吨,成为自治区“菜篮子”保供基地。
稳定的产出,得益于智能化工厂的全流程精准管控。该园区构建了覆盖菌菇生产全周期的智能化体系,模仿大自然有利于菌菇生长的条件,该公司调控技术员黄国庆介绍,在发育室、培养室、生产车间等菌菇不同成长阶段的培育空间内,采用了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结合AI算法动态调节生长环境,确保菌丝发育最佳状态,让菌菇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