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长丰:“点菌成金”的乡村振兴“菇事”


    【发布日期】:2025-04-19  【来源】:长丰县委宣传部  【作者】:戴磊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长丰县造甲乡宋岗社区通过发展林下菌菇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社区在党总支书记李子孝的带领下,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党建引领作用,发展林下菌菇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和集体收入。此外,社区还计划引进农业企业,开发乡村菌菇采摘游等项目,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正值四月好春景,走进长丰县造甲乡宋岗社区林下菌菇基地,郁郁葱葱的林荫下,村民们正忙前忙后,打孔、接种、码棒、育菌,一桩桩菌材整齐排开,空气中弥漫着清香。  

    “我们今年采摘的第一批木耳已经晾晒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打包销售!”菌菇基地的总负责人、宋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子孝说道。近年来,李子孝带领村民林下“掘金”,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宋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新路径,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发展生产、就业务工、土地流转、收益分红等方式,促进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集体增实力,实现了村强、民富、人安乐。如今的宋岗社区,人居环境美丽宜居,土地流转出租,年轻劳力就近进厂务工创收,日子过得愈发红火。  

    小空间做生态大文章

    土地出租后,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闲了下来。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让老年人活动筋骨,充实生活,发挥余热?这成为摆在社区两委面前的一道新难题。

    通过征求意见、外出考察,几番琢磨,李子孝把目光投在了社区100多亩香樟林下——在林下种植食用小菌菇。

    李子孝表示:“‘林下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高,而且造甲乡有生态之乡美誉,生态资源优良,另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吸收村民入股和就业,群众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肯定能干成。”

    借“林”发力,绿地生“金”。2024年,社区与一家菌菇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菌棒和种植技术,在香樟林下种植了22亩黑木耳。当年就采收鲜木耳18万斤,晾晒成干木耳1.8万斤。由于良好的生态和科学的管理,种出来的木耳品质优良,批发价就达每斤30多元,总收入54万多元。

    为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今年社区又在林中空地架设了钢结构大棚,把菌棒像“灯笼串”一样挂在了大棚里,不仅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率。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亩,种植菌棒增加到了21万个。

    小菌菇成富民大产业

    除了“盘活”林下经济,小小菌菇还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菌菇大棚内,今年已71岁的村民刘贤武正与同村村民们搬运着香菇菌棒。 “这里活轻松离家近,一天80块,一年能赚一万多块钱,足够生活花销了。”刘贤武高兴地说道。

    “菌菇种植都是轻体力活,来这务工也都是村里老年人,去年采收高峰期就请了将近100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目前已有45户村民参股入社分红。”李子孝介绍说。

    今年,基地又尝试引进了“耳”中新贵——玉木耳。目前玉木耳菌棒已全部培育挂架,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长出洁白如玉的玉木耳来。

    据了解,玉木耳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选育,其外形像一朵朵白色花瓣,营养价值要比黑木耳高10多倍,价格也比普通黑木耳高,深得市场青睐,是食用菌界的“白富美”产品。

    展望未来,李子孝还有更大的抱负。“我们正计划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一起种菌菇。”李子孝表示,长丰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县里搭建有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等农业科创平台,有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加上优质的生态资源,多方合力,相信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春天的脚步催人奋进,乡村的“菇”事还在续写。李子孝表示,合作社还计划开发乡村菌菇采摘游等,通过持续深耕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延伸链条、突出特色、提升产业附加值,全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