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小菌菇开富伞 务川乡亲笑开颜


    【发布日期】:2025-04-11  【来源】:务川融媒体中心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镇三合村和燕龙村通过发展羊肚菌和马桑菌种植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文章详细描述了两个村的种植基地如何通过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和市场拓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同时,当地政府通过“基地+农户”“技术+市场”等模式,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山货出山、优品优价”的市场格局。

    春意盎然,务川自治县的田间地头焕发勃勃生机。在黄都镇三合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采摘、分拣、打包;燕龙村的马桑菌温室大棚内,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香,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成排的菌棒交相辉映。近年来,务川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小菌菇发展为富民大产业,通过“基地+农户”“技术+市场”等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家门口每天挣100元,顾老养小两不误。”黄都镇三合村村民邓品芬轻剪羊肚菌根部,笑容比春阳更暖。自村里建起羊肚菌种植基地后,她成了这里的固定工人。基地负责人项江伟介绍,今年种植羊肚菌20余亩,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和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实现“家门口”增收。

    在燕龙村马桑菌种植基地,60余个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菌棒错落有致。基地负责人胡小波正为村民示范采摘技巧:“剪菌子要贴着根部,这样卖相好,客户更满意。”马桑菌因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基地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化操作,确保菌菇品质,年产量达13万斤,产值在80至100万之间。

    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支撑。羊肚菌种植基地从菌种选育到温湿度控制全程精细化管护,务川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科学种植。目前,基地通过冷链物流将干菌发往深圳、澳门等地,单次发货量达200至300斤,市场反馈良好。

    马桑菌基地则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构建从菌种培育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胡小波通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种植管理模式,产品供不应求。为拓宽销路,他借助直播带货推广马桑菌:“用排骨或鸡煲汤,汤汁浓郁,特别鲜美!”直播间吸引全国顾客下单,线上销售渠道日益畅通。

    近年来,务川自治县通过免费技术培训、订单保底收购等举措,引导村民深度参与菌菇种植产业链,并构建“本地直供+云端拓市”双轮驱动模式:县内开通“鲜菌直通车”,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配送服务,县外依托电商平台将马桑菌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形成“山货出山、优品优价”的市场格局。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赋能’双轨并进,今年,全县已发展建成菌菇种植基地21个,总面积达2540亩,预测年产量约60万斤,年产值突破4500万元。”务川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陈洪介绍,目前累计开展农技培训50场,覆盖群众378人次,并推动加工设备升级和种植技术优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从深山菌棚到都市餐桌,务川的羊肚菌、马桑菌以其独特品质和高效效益,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一颗颗小菌菇,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生态优势与政策护航的双重驱动下,务川正书写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注入活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